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大夫若七若九盖士一命故其数七小国之卿次国
 之大夫再命故其数九大国之卿三命故其数十一
 公食大夫肤与牲皆七而少牢肤与牲体皆 九隆
(第 46a 页)
 九盖士一命故其数七小国之卿次国之大夫再命
 故其数九大国之卿三命故其数十一公食大夫肤
 与牲皆七而少牢肤与牲体皆 九隆
于祭礼故也聘 (第 5a 页)
 

东女弱水辨

唐书东女居康延川有弱水南流缝革为船此水在唐
方名弱水前此未之闻也臣案东女之地正东以及东
南皆与今蜀茂雅州接则正在越巂滇池上流其与弱
水流沙全不相及且唐史明言其水南流故臣宁采之
以为黑水为其与经之入南海者应也古传弱水不胜
重载故以弱名今其俗传所起岂以缝革为船有类乎
不胜重载者耶臣案水经叶榆水径哀牢汉建武中哀

牢王 九隆
遣兵乘革船南下以攻汉民遇大两革船皆
没则缝革为船自其西南夷故俗而又正行叶榆水中
则东女此水之南流者乃 (第 5b 页)
  哀牢夷(掸国及僬/侥夷并附)
哀牢夷后汉时通焉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
捕鱼水中触沈木若有感因怀𡜟十月产子男十人后
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
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
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 九隆
(第 49a 页)
后长大诸兄以 九隆
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
后牢山下有一夫二妇复生十女子 (第 49b 页)
九隆
兄弟皆娶以
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著尾 (第 49b 页)

死世世相继(哀牢传曰 (第 49b 页)
九隆
代代相传不可得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
(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 (第 49b 页)
  哀牢
哀牢后汉时通焉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
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男子后沉木化
为龙出水因舐其男之背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
隆因名曰 九隆
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
衣背著 (第 13a 页)
九隆
代代相继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 (第 13a 页)
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
带之
十二年春哀牢王柳貌率其民五万馀户内附以其地
置哀牢博南二县(哀牢夷者 九隆
种也居牢山绝域荒/外山川阻深未尝通中国西南去雒)
(阳七千里贤曰在今匡州匡川/县西张柬之曰姚州哀牢国 (第 12a 页)
 贺康载西安县学记西南诸峰耸秀东西双流环抱

  盖形胜之区也
 旧浙江通志南际瓯闽北抵歙睦峥嵘挟镇 九隆

  江周回平旷山环水绕
 西安县志西安疆索东西迫隘南北遥阻故南鄙为
  重而北次之南山峭矗万重鸟 (第 42a 页)
  沈宠字思畏宣城人嘉靖乡荐授行唐知县民不
  谙织纴宠为造机杼教之御史按部至宠厨传省
  约浣已所用帷帐以进御史贤之擢御史迁湖广
  兵备平 九隆
湾剧贼郑剪等迁广西参议归里尝
  主讲席称古林先生 (第 17a 页)
 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以上能趋
 拜者皆令带之
(己/巳)十二年春正月哀牢(今云南永昌/府古哀牢国)内附
 哀牢夷者 九隆
种也(后汉书南蛮傅哀牢之先有妇/人曰沙壹居牢山捕鱼水中触)
 (沈木有感怀妊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 (第 33b 页)
水上/九子惊走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
 (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 九隆
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生十 (第 33b 页)
九隆
兄弟娶以为妻后渐滋长) (第 33b 页)
 (牢山即 九隆
山在今/永昌府保山县西)绝域荒外山川阻深未尝通中
 国至是其王柳猊率众五万馀户内属以其地置哀
 牢( (第 34a 页)
 中宫寺在县南浯溪舆地纪胜浯溪中宫禅寺本元
 次山故宅浯溪考宋庆历中浮屠显万建于浯溪之
 北元祐中僧承亮徙溪上游僧正䙗重建
  九隆
寺在县北三十里
 金兰寺在县东北一百里马江步
 玄妙观在城内
 祁山观在县北十五里祁山下
 白鹤观在 (第 17b 页)
  哀牢
哀牢后汉时通焉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
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男子后沉木化
为龙出水因舐其男之背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
隆因名曰 九隆
后渐相滋长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 (第 25a 页)
衣皆著尾 九隆
代代相继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
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光
武建武中其王贤栗等遂率种 (第 25b 页)
  段宝
段宝者唐时俭魏之苗裔也世居滇南滇南古梁州外境
初有低牟苴者居哀牢山麓(今金/齿地)有妇曰沙壹浣絮水中
触沉木若有感是生九男曰 九隆
滋生九十九部渠酋有
六皆曰诏诏者㕥言王也一蒙舍诏(今蒙/化府)一浪施诏(今浪/穹县)
一邓脸诏(今卬 (第 57a 页)
川州)一施浪诏(即浪穹蒙/次和之地)一摩些诏(今丽/江府)一蒙
隽诏(今建/昌府)汉武帝时滇王蹻请降置益州郡而哀牢不附
光武中渠酋肾粟内属明帝时渠酋枊貌亦内附以其地
为哀牢慱南二县今之永昌府是也盖 九隆
四传仁果强
大居昆弥川(今白崖/定西岭)为白太子国传十七世龙祐那汉诸 (第 57a 页)
葛武侯南征获雍闿于白崖斩之封龙祐那为酋长赐姓
张氏又十六传唐时张乐进求逊位于蒙氏蒙氏始兴曰
细奴罗 九隆
五族牟苴笃之三十六世孙也国号曰封民
自称南诏唐封细奴罗为巍州刺史细奴罗死伪谥高祖
一传罗晟再传晟罗皮 (第 57b 页)
   之荡平九折坦夷非复蛇盘赪木安内攘外尤谨

  兵防展土筹边先详建置收轶事于 九隆
十睑疆
  戎索于六慰三宣总三十卷朗若列眉举数千里
  瞭如指掌既开雕以成帙敬装缮而进
 呈(臣/) (第 4a 页)
 (界/)和场山(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掌亢山(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潞江司东六十里)
 雷弄山(在潞江司/东八十里)九隆山(在城西龙泉门外绵亘数/里一名九坡岭世传 九隆)
 (
氏兄弟/居此)石子山(在城西/七里)玛瑙山(在城西一百/里产玛瑙石)栖贤山 (第 63b 页)
 (举司属姚/安军民府)

本朝因之康熙四十五年改直隶
永昌府
 古梁州西南徼外地旧为 九隆
氏所居号哀牢国汉
 武帝置不韦县属益州郡后汉永平中哀牢王率众
 内附置哀牢博南二县又割益州郡西部都尉 (第 85a 页)
 白盐井(宝关毓瑞象岭连云/井应神羊源流弗涸)
永昌府
 西极南隅界华夷于一线豹关虎旅咸控引于重门
 (旧/志)沧江怒水为襟带于东西 九隆
三崇作屏藩于左
 右据八关二堡之形胜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前/志)宝盖 (第 37a 页)
 正学书院(在府学左明嘉靖间/知府杨朗建久废)见罗书院(在府城内/明万历间)
 (知府陈严之副总/兵邓子龙建久废) 九隆
书院(在府城内保山县学明/伦堂前 本朝康熙三)
 (十八年知/府罗纶建)春秋书院(在腾越/州今废) (第 42a 页)
 (流入城穿委巷出/升阳门达东河)坪市河(在城南源有二一出甸头/一出石甸寨合流经施甸)
 (司西又南合蒲缥寨涧水经新栅/山口陡崖飞下入潞江沿流引溉)沙河(在城南七里 九隆
法宝二)
 (山崖间源发北冲交椅山及大雪山初二水合流循/山而下入诸葛堰达于东河水势盈涸无常郡人未) …… (第 52b 页)
 (落龙村灌/田千馀亩)卧狮池(在城南十五里卧狮山麓一名/小龙井泉流不竭灌田数百亩)
 罗池(在城西南 九隆
山下即龙王泉自地涌出凡九/窦汇为大池可三十亩池口筑石堤十馀里析)
 (为三沟分溉郊郭又名九龙渠明洪武 (第 54b 页)
  (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
  (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乌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 九隆
及长大诸兄以 (第 3a 页)
九隆
为父)
  (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牢山下有一夫一妇复/生十女 (第 3a 页)
九隆
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 (第 3a 页)
九)

  (隆
死世世相继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溪谷/绝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以来未尝交通中国建)
  (武二十三年其王 (第 3a 页)
  介子并传千古嗣是以还闻风兴起代不乏人至

  我
圣朝阐扬善类不遗幽隐
诏天下有司所在节烈必以上
闻表厥宅里且祠于頖宫之门外 九隆
三竹间棹楔之
  在门闾者相望春秋从祀盖蒸蒸焉录其事记其
  言不亦与共姜髧髦之誓伯姬下堂之诫后先辉 (第 1b 页)